发布时间:2025-07-05 08:27:01 阅读: 38次
很多朋友想了解關於癸的拚音的一些資料信息,下麵是(揚升資訊www.balincan8.com)小編整理的與癸的拚音相關的內容分享給大家,一起來看看吧。
癸拚音:gu琧𐡩딩試:癶解釋:1.〔~水〕指月經。2.天幹的第十位,用於作順序第十的代稱。
隻有一個讀音:gu琀
癸(拚音:gu琩是漢語常用字,最早見於商代甲骨文。癸是天幹的第十位,也用作順序的第十。早在甲骨文中,癸就被假借作天幹第十位的名稱,並由於殷人的習慣,經常用作先公先妣的廟號。所以假借義成為其常用義,而本義反倒不可考。
"癸"的構型尚無定論,疑似象形字,但所像之形不明。《說文解字》許慎認為壬、癸代表冬天,字像水從四方流入地中的樣子,但下文又說像人足,說解自相矛盾。桂馥《說文解字義證》認為"癸"是"揆"的本字,揆是揆度、揣測之義。此義與"癸"古文字形無關。揆義的"癸"當是假借字,後加提手以區分。
文字學家羅振玉認為"癸"是"戣(讀作ku㭩"的本字,"戣"是三鋒戈。《甲骨文字集》葉玉森不同意羅振玉的說法,他認為羅振玉用金文中個別字形為證而與大多數的甲金文字形不符。
近代人饒炯認為"癸"是"葵"的本字。"葵"在古代主要指冬葵。甲金文的"癸"形像四葉對生形。"癸"的古文字形符合冬葵的裂片狀葉。這種葵菜的"癸"是象形字,"癸"字的本義當是葵菜。
"癸"字最早見於甲骨,作圖1,似二物相交狀,稍複雜的寫法是在四角添加短劃,有出頭和不出頭兩種構形,分別作圖2和圖3。以後分別沿著這兩個方向發展,前者至東漢時期尚無太大變化,仍作為"癸"字的異體存在,東漢以後湮沒不聞;後者最晚可見於戰國時期。而自春秋時期出現另有一種從矢從癶作圖7的構形,其所從之癶概即《說文》所雲"象人足"所據。秦漢之後這種寫法逐漸成為主流,隨著時代的遷移而略有變形,至楷書則變形為上癶下天的"癸"。
詞性釋義英譯例句例詞
名詞天幹的第十位,與地支配合以紀年、紀月、紀日。參看"天幹地支"。
thelastoftheTenHeavenlyStems《春秋o桓公十七年》:"癸巳,葬蔡桓侯。"
王羲之《蘭亭集序》:"永和九年,歲在癸醜。"
順序第十的代稱。癸二酸
〈文言〉指北方,北部。樊宗師《絳守居園池記》:"癸次,水腔瀑三丈餘。"岑仲勉集解:"北方屬癸,意謂池水北部。"
〈文言〉水的代稱。庚癸
〈文言〉指婦女月經。天癸;癸水
(Gu琩姓氏用字。
動詞〈文言〉估量。estimate《史記o律書》:"癸之言揆也,言萬物可揆度,故曰癸。"
本文到此結束,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呢。